最近身體實在太虛,兩個月內感冒三次,拿出遺忘已久的體重機一量,嚇一大跳,我不是藝人,實在不需要那麼瘦哪!這次症狀來得猛烈,先是鼻水直流,沒多久就發展到咽喉發炎,乾咳不斷,而我堅持多年的人體自癒法,深信感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多補充營養,幾天就會自然康復,所以取消上週五的錄音行程,懶洋洋躺在家看電視休養。(這不是一個好習慣,生病的人不要學!)

 

本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依照慣例重播好多回,我也不小心看了好幾遍。大家一致覺得最有趣的片段,一個是黃子佼的脫口秀,一個是梁氏父子的頒獎橋段,新竄起的梁赫群為了導演老爸梁修身,努力勸退其它入圍者,他對大愛電視台《黃金線》的導演陳慧翎喊話:

 

「陳導演,妳是大愛的嘛!是不是可以擺脫呢?」哈,太敢講了。聽說大笑有助提升免疫力,可惜只笑了幾秒鐘,喉嚨還是咳得厲害。

 

同樣是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受到的關注,遠高於廣播金鐘獎,當所有媒體不斷用各種角度關注陳喬恩、林依晨誰能奪得后座;入圍的廣播人,興奮買齊各大報,用放大鏡也找不到幾則相關新聞,只有跨足電視圈或唱片圈的知名電台主持人,才會得到稍大篇幅的報導。

 

親戚別計較(台語),這就是媒體生態

 

虛名乎?淡泊名利乎?

孔子生日當天,主持東龍設計東京2.0新書分享會,結束後跟一群新朋友聚會,他向大家介紹:「這位是今年入圍廣播金鐘獎的主持人。」

(愉快的下午,輕鬆又豐富的新書發表會。照片提供|吳東龍)

(《設計東京2.0》持續熱賣中。↑我正在示範何謂“置入性行銷”。左邊那位可愛的女生是知名部落客黑兔兔。照片提供|吳東龍)

 

享受了短暫幾秒鐘「哇~」的恭維之後,新朋友L開玩笑說:「原來你那麼重視虛名啊?」

 

「哈哈,對對對。」我尷尬笑兩聲。

 

從過去到現在,淡泊名利受人嘉許,喜歡寫作的人報名文學獎,廣播人角逐金鐘獎,常被蓋上動機不純的戳記。有趣的是,當企業單位要找演講者、講師、評審、代言人,首選條件往往要是叫得出名字、得過獎、有漂亮成績單的知名人士,這時候,頭銜又變得好重要了。

 

不得獎就不努力了嗎?當然不!喜歡寫作的人,永遠會忍不住提筆寫下有趣的故事;喜歡演戲的人,看到好劇本不自覺會腎上腺素分泌,如果能跟心儀的導演或演員合作,降點價也無妨。

 

各式各樣的獎項,評估一個人及其投入/耕耘的作品,若放諸同質同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評量結果不代表全貌,運氣好的話,豐富了人生的履歷表,還可以獲得實質的回饋,不需要刻意拒於千里,但倘若只為冠冕而活,為了拼金鐘而做節目,那就沒意思了。

(做節目要認真,觀禮也要認真。攝影|Goya)

 

沒有紅地毯,星光一樣閃閃

廣播金鐘獎每年都靜悄悄地來,又靜悄悄地走,今年也一樣,我還是權充史官,把一些見聞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

 

話說本屆的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天氣很宜人,終於不用像前年頂著14度的寒流,穿著累贅的毛皮外套,狼狽撐著傘,怕不小心一腳踩進水坑裡。

(明明是參加金鐘獎,卻很像是雜誌模特兒出外景。攝影|關耀輝)

 

有個美中不足的地方,會場外沒有紅地毯,不打緊,連個指引方向的標示牌都沒有,這就太超過了。所有嘉賓全憑著自助旅行沿途問路的本能摸進會場,懇請主辦單位體恤一下,穿9公分 高的鞋子走路真的很痛苦。

 

典禮主持人是新聞主播蘇逸洪,以及Hit FM活力DJ阿娟。頒獎人陣容星光閃閃,有妙語如珠的洪都拉斯、「全台灣最會洗澡的貴妃」林美秀、「最會跑步的小學生君雅小妹妹(哇!她長大了!)」、粉紅豬鍾欣凌、唐從聖、歐陽龍夫妻檔、葉樹珊、一直很想知道她的頭髮怎麼吹的張雅琴、黃國倫、還有永遠不忘記青春期的搖滾天團五月天

(笑起來很像母女的頒獎人──林美秀& 張君雅小妹妹。攝影|關耀輝)

 

表演嘉賓有三組,蕭煌奇Vs.曾心梅帶來【台語拉基歐,懷舊點唱機】,南方二重唱重現【民歌西餐廳,吉他雋永唱】(〈動不動就說愛我〉好好聽啊!)、五月天的【流行最大聲,搖滾青春詩】則是壓軸表演,會場出現許多年輕粉絲都是為他們而來。〈離開月球表面〉以及新歌〈出頭天〉,瞬間炒熱現場氣氛。表演結束後,一群追星族又拔腿離去。

(同學,看完五月天,回家也要記得聽廣播喔!攝影|關耀輝)

(五月天現場演唱魅力驚人,Goya一直說阿信好帥。攝影|關耀輝)

 

永遠等待 那一日 咱可以出頭天 人生不怕風浪 只怕沒志氣

那一日 咱可以出頭天 我盼望的日子 會很快 來到我身邊。

 

出自五月天〈出頭天〉

 

濃濃的勵志音符飄浮空中,Goya用手肘推推我,「妳聽,總有一天會出頭天,明年妳一定會得獎啦!」

 

我入圍的是藝術文化節目獎,典禮進行到一半已經頒完,兩項大獎再度花落美學大師蔣勳,雖敗猶榮,但說沒有一點小失望也是騙人的。

(藝術文化節目獎頒獎人──藍祖蔚&曲家瑞)

(典禮現場會播出8秒左右的入圍者照片及節目片頭。這張照片的原始掌鏡者是常出現本部落格的Sasha,在好友面前,笑容特別燦爛。攝影|關耀輝)

 

資深演員雷洪出道四十多年才拿到第一座電視金鐘男主角獎,某位新出爐的廣播金鐘獎得主入行16年,也總算得獎。

 

導演王小棣12月號《ELLE》雜誌提到:「這個獎會過去,重要的是,你的下一步是什麼。」

 

得獎很美好,值得爭取;人生逐夢的過程與初衷,更不能忘記

 

如果能像沈春華主播,拿到13座獎盃在家裡當書擋、門擋、桿麵棍,那就太好了;如果沒有,我還是會做廣播做到齒牙動搖,寫文章寫到白髮蒼蒼,以蝸步爬上夢想的葡萄籐,但前提要先把眼前的重感冒治好。

 

(未完待續,請見〈〉)

(典禮結束,大家都跑到舞台上拍照。攝影|關耀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潘月琪(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