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流浪舞蹈劇場】創團首演《野草》,終於要破土而出了!舞團藝術總監伍錦濤在累積其多年對本土文化的關懷與思索後,企圖藉由七種常見的野草來表現台灣人身體的獨特性,透過這七種野草獨到的生存方式,提醒我們縱使身處逆境也要保有尋求突破的希望。
本製作特邀日籍當代音樂大師櫻井弘二(Koji Sakurai)擔任音樂總監來為全長80分鐘的《野草》編曲。影像設計部分由國內新銳導演陳芯宜負責。服裝設計則由國內劇場服裝設計第一把交椅林璟如老師的高徒楊妤德出任。而為了捕捉《野草》剎那間的永恆,國內舞蹈攝影大師劉振祥再次出馬力挺。
【流浪舞蹈劇場】五年來步步為營、努力扎根,為的是走更長遠的路,希望您來見證我們的第一號作品。
舞團簡介
【流浪舞蹈劇場】FLUX WAVES DANCE THEATER由台灣資深舞蹈工作者伍錦濤成立於2003年8月27日。創團之初,以「行動之流‧浪化舞形」的抽象概念為基礎,企圖發展屬於「台灣人的身體美學觀」。
2004年6月16、17、18日三天,【流浪舞蹈劇場】協辦「流.浪Flux Waves─伍錦濤創作舞展」(見附件六、七)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演出。在這場多元並置的創作舞展中,伍錦濤藉由《公路櫥窗》、《烙印》、《框架》和《流‧浪》等四支舞作,反映台灣特有的社會現象、思考人與人情感傳遞的荒謬秘密、探究人類自我與內在的深層對話,並且以實驗精神,開發自己獨創的身體語彙。
【流浪舞蹈劇場】的主要舞者皆為專業舞蹈科班畢業生,目前大都從事教學工作,也有繼續在各大學研究所進修者。因此,舞團這兩年來也積極培訓新生代舞者。團長伍錦濤本著自身二十多年的舞蹈經驗,親身帶領的種子團員們以精確的身體觀念為基礎,進行規律而長期的訓練;同時,除了團長在每週進行的讀書會中引領種子團員們閱讀經典之外,舞團還會不定期邀請優秀藝術家來給課或分享經驗,並期望這些安排能建立台灣舞者允文允舞、內外兼修的典範。
【流浪舞蹈劇場】將定期與理念相同的藝術工作者們,協力製作高品質的舞蹈作品公開發表,並向“成為一個職業舞團”的這個目標前進。舞團未來也計畫透過校園巡迴講座等方式來推廣舞蹈表演藝術,同時我們更期待有朝一日能以舞蹈義演來回饋社會,或為社會上其他弱勢團體募款。因為,【流浪舞蹈劇場】最終希望能以台灣製造(M.I.T.)的舞蹈表演藝術站上國際舞台,但這個理想若是沒有台灣民眾的支持,就算能有成功的一天,也是枉然。
製作緣起
台灣民間的生命力,從有歷史以來,一直都是十分旺盛的!就像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論再怎麼惡劣的環境條件,每每都能絕處逢生,繁衍不息。《野草》這個作品的構思緣起於2005年,【流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伍錦濤以客席舞者的身份隨【雲門舞集】在歐洲巡演完,回程時過境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遭遇有色人種與白種人的差別待遇所引發的衝擊。
【流浪舞蹈劇場】自2003年創團以來,創辦人伍錦濤便不斷嘗試發展屬於「台灣人的身體美學觀」,為的就是希望將我們文化上的多元性,透過舞蹈創作整合成為一種能代表台灣的符號,並以此來和其他不同地區的文化藝術做交流。伍錦濤相信透過舞蹈跨越語言文化隔閡的特性,我們不但可以與世界對話,更可以藉此來喚醒世人重新檢視「人應生而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當然,在理想的美麗與現實的殘酷之間有一段不算小的距離。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這些年來包含環境污染、政治惡鬥、貧富差距、自殺潮…等種種問題的浮現,常讓人不禁要懷疑我們是否有能力站上世界的舞台?當我們苦苦地向國際社會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時,我們的周遭似乎早已迷失在追求權力與財富的陷阱之中;台灣人在表面生活上隨著世界潮流推進,實際上卻忘了自己的根源,忘了祖先開墾拓荒的生命力。
《野草》這個作品是要獻給台灣人的,我們希望提醒自己:台灣人擁有最強韌的草根性,不論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中,那怕只有一點點養分,我們都能生存下去。這就是我們在本次製作中想要傳遞的訊息,希望藉此鼓勵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重新學習「野草精神」,勇敢地站起來,迎向光明。
演出日期、時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