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幻想二之 黑色喜劇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秀才與劊子手】
劊子手剁豬下班愛讀書、秀才滿口孔孟也掄刀
人生荒誕、境遇難料
文文武武打造ㄧ齣承載相聲、歌聲、小生、武生、面具生的黑色喜劇
6/5-7 週四-六 19:30 國家戲劇院
6/7-8 週六-日 14:30 國家戲劇院
演出節目介紹
上海優秀作品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本獎榜首、文華獎編劇獎、文華獎導演獎、文華獎表演獎等橫掃各大獎項
《秀才與劊子手》係根據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編。描寫清光緒年間,家徒四壁的秀才徐聖喻以及住在街對面“殺得一手好頭”的劊子手馬快刀,在面對封建王朝的解體和科舉制度廢除的年代,兩個人命運發生了陰差陽錯的改變。舞臺上滿口之乎者也的窮秀才最終操起了屠刀,剁得一手好肉;而因廢除酷刑而失業的劊子手,卻搖身變成了孔夫子的忠實信徒,領起鄉里吟詩作對。劇中充滿荒誕的喜劇情結,與時代環環相扣的故事發展,加上偶戲面具角色的寫實表演風格、韻律動感的說唱音樂,確實讓《秀才與劊子手》處處帶給觀眾不同的驚喜。
導演郭曉男讓演員“戴面具,扮人偶”,以誇張戲劇性的呈現出街景小民之生活景象,卻同時採用寫實主義的表演風格,讓整齣劇呈現出無比荒誕之感。戴面具的偶人在舞臺上穿插往返,載歌載舞,邊說邊唱,時而如逗趣的小丑,時而定格如一組藝術雕塑。由黃楷夫所設計的30多種面具,有的神情兇悍,有的忍氣吞聲;有的滿面春風得意,有的一臉酒色財氣,這些面具是從傳統儺戲面具變形而來,個個性格鮮明並忠實的代表各種個性;設計風格更吸收了義大利假面喜劇角色的特色,在為每個角色帶來鮮明的個性之外更添加了喜感。
全劇劇本巧妙的融合中國古書詩詞與現代口語台詞,在鏗鏘韻調之中成功的將劇中的主角個性表達的淋漓盡致;更以另類的手法闡釋著名典故,在屠夫與書生對比之間製造無可比擬的笑點,也不禁讓觀眾在驚嘆編劇的高明手法之餘也看到了古書典故的趣味所在。
故事大綱
故事發生在處於世代交替的1905年清光緒年間。秀才徐聖喻困頓科舉考場數十载,為科舉不惜傾家蕩產,最後落得家徒四壁,孤身一人,然而他卻越考越起勁,沉醉痴迷於考試中,彷彿是為科舉而生。而住在徐秀才對街的劊子手馬快刀,殺得一手好頭,視斬人頭剮人肉為精妙無比的人生事業,割人肉斬腰的絕技是講的頭頭是道。
話說住在對街的徐秀才對馬快刀是避之如鬼物,子曰君子遠庖廚,更何況是劊子手。而馬快刀對徐秀才卻是崇仰備至,因為徐秀才渾身上下骨肉到筋絡都長得健悍而強壯,所以常藉各種理由來接近他。這一日馬快刀正央求徐秀才替他寫信,這時卻傳來了朝廷決定廢除剮絞等死刑方式,並停止科舉考試的消息。兩人頓時如遭雷殛,感到世界面臨崩解。因絕望而變為患難之交的的兩人不禁感嘆世事之變,買醉痛哭一番。
事後馬快刀深覺不能剮人腰斬,只能砍頭,就好比以牛刀斬雞,大材小用了無趣味,便辭了工作,但不能砍人的生活卻又讓他覺得渾身不自在。馬快刀其妻梔子花勸他開家肉舖,希望他能在刀與肉之間找回些微快樂。不料當上了肉販的馬快刀竟感到割肉有著無窮妙境,他的熟稔功夫竟成了當地一大奇景,鄉里居民紛紛前來欣賞他絕妙的割肉刀法。
而徐秀才好不容易當上了私塾先生,卻被東家百般刁難,屈辱一氣之下憤然返家,對私塾工作失望透頂。就在絕望之際,馬快刀誠邀走頭無路的徐秀才做肉鋪伙計,徐秀才勉強答應,雖然說是為了生活無奈的一份工作,卻意外的在割肉中有了真實的領悟,與年輕寡婦也起了感情波瀾,感受到平實生活的極大樂趣;甚至在日夜聽馬快刀說宰豬割肉的訣竅中頓悟了文學間的至理。從此,徐秀才與馬快刀成了至交好友,徐秀才得到了馬快刀的真傳後成了割肉的好手,而馬快刀更是配了眼鏡,不但能識字看本,甚至帶著鄉親們吟詩朗讀起來了。
◎ 購票請洽 → 兩廳院購票系統
◎ 團票優惠請洽 → 台北藝術推廣協會